首页 / 资讯 / 正文

加强地质精神教育 用地质精神铸魂育人

中国矿业报 0评论 2024-08-05

  ◎文新 王焱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代代地质工作者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发展各个时期坚守为国找矿的初心使命,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攻坚克难,寻找出了丰富的矿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地质事业和地质工作者的宝贵精神力量——地质精神。在伟大地质精神的感召和指引下,一批功勋地质队和地质工作者,在祖国的山川湖海留下了地质人的铮铮铁骨和精忠之魂,为地矿行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大幅提升,野外地质工作环境条件明显改善。但是,地质工作的艰苦属性没有改变,弘扬地质精神仍然是新时代地质人的光荣使命。地矿类高校作为地矿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主阵地,更应担负起培育地质精神的重任,从源头上坚定学生理想信念,用地质精神铸魂育人,引导地矿专业学生投身地质事业,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而不懈奋斗。

  地质事业的精神谱系

  地质矿产行业涉及探矿、采矿、选矿、冶炼、加工等环节,找矿是整个行业的先导性工作,需要地质人员进行野外地质调查,运用成矿理论进行矿藏预测,利用遥感、物探、钻探等技术手段进行探测和验证。在专业分工上,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等地质类专业也与矿业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冶金工程等有着明显分工区别。为区分于矿业精神、石油精神,特将地质精神更精准聚焦在地质勘查与找矿探矿领域,未将石油钢铁领域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鞍钢精神”纳入,从而梳理出地质事业的精神谱系。

  “开发矿业精神”。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着手建立社会主义工业体系,亟须开发钢铁、煤炭、石油等工业生产所需的矿产资源。随后成立了北京地质学院、北京矿业学院等专门性院校,培养地质勘探、找矿采矿的专门性人才。1950年,毛泽东主席在访苏期间专门看望留苏学生代表,并亲笔为学习地质专业的留学生题写了“开发矿业”四个字。70多年来,“开发矿业”一直激励着全国地质工作者为探矿找矿而努力奋斗,成为地矿行业的精神源泉。

  “李四光精神”。李四光是我国现代地质科学的开拓者和新中国地质事业的主要奠基人。他创立了地质力学理论,提出了古生物化石分类标准与鉴定方法,建立了中国第四纪冰川学等地质科学理论,在指导煤田预测、寻找多金属矿、发现大庆油田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是卓越的科学家、杰出的教育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李四光精神”的核心内容就是“科学救国、坚持真理、严谨求实、开拓创新、诲人不倦”。

  “三光荣精神”。“三光荣精神”是在1983年全国地质系统模范政治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正式提出来的,即“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40多年的实践证明,“三光荣精神”是“地质之魂”,对发扬地质行业优良传统、培养敢打硬仗的地质队伍、推动地质文化建设、促进地质事业科学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特别精神”。“四特别精神”是在20世纪90年代逐步提出的,充分总结了我国地质工作者的精神风貌和战斗状态,即“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忍耐”。“四特别精神”进一步凸显了要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勇于战胜野外地质工作的艰苦条件,是对“三光荣精神”的延续和扩充。

  “英雄地质队精神”。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自1958年成立至今,累计探明黄金储量2810余吨,约占全国已探明黄金储量的五分之一,是全国找金最多的地质队。1992年,山东六队被国务院授予“功勋卓著无私奉献的英雄地质队”称号,形成了“爱国敬业、无私奉献、守正创新、勇毅登攀”的英雄地质队精神。

  “模范地质队精神”。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60多年来扎根丽水,先后发现了40多处大中型矿床,2011年被授予“全国模范地质队”称号,在人民大会堂接受国家领导人接见,并号召学习其以“忠诚精神、奉献精神、创业精神、时代精神”为内容的模范地质队精神。

  “黄大年精神”。黄大年同志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毅然归国,带领团队攻克了超高精密机械和电子技术、高温和低温超导原理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让我国地球物理勘探正式进入了“深地时代”。他的一生秉持科技报国理想,为我国地质教育科研作出了突出贡献。“黄大年精神”的内核就是“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矢志创新、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

  地质精神的价值内核

  “开发矿业精神”是地质精神谱系的源头。在“开发矿业精神”的伟大号召下,地质队员将投身地质事业、为国找矿作为终身理想,不畏野外艰苦条件,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形成了“三光荣”“四特别”的优良传统,涌现出了李四光、黄大年等科学巨匠,造就了山东六队、浙江七队等英雄和模范地质队。这一系列精神都是“开发矿业精神”作为“源头”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活水”涌流,是地质工作者在教学、研究、生产等不同领域弘扬“开发矿业精神”的具体表现,共同构筑了地质事业的精神谱系。

  “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是地质精神的内核。地质精神的名称和表述虽有不同,但都蕴含着共同的价值内核,归结起来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山东六队全体地质工作者回信中提出的“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爱国奉献明确了地质工作者要牢记为国找矿的初心使命,要将地质事业作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基础性工作,投身地质事业,贡献智慧力量;开拓创新意味着地质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接续奋斗、勇于创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同时期所需要的煤炭、石油等能源资源和钢铁、有色、稀土、非金属等矿产资源在动态变化,地质工作者要根据国家建设发展和“三深一土”“碳达峰碳中和”等战略需要,突破找矿关键核心技术,助力能源资源清洁开发与绿色低碳发展。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更是地质人的精神本色,它强调地质工作者要始终保持朴素无华的作风,不怕吃苦、敢于吃苦,以脚踏实地的态度和严谨务实的追求,为祖国和人民提交经得住历史考验的找矿答卷。这12个字是对地质精神的高度凝练,它起源“开发矿业精神”,经过了“三光荣精神”“四特别精神”伟大实践,同时注入了开拓创新这一时代元素,是新时代“三个务必”要求在地质工作中的生动体现,是新时代地质工作者的思想指南。

  加强地质精神教育的路径

  将地质精神融入培养全过程。地矿类高校要将地质精神纳入学校文化建设总布局,融入学风校风校训,擦亮精神名片。将罗盘、放大镜、地质锤“三大件”的物态文化,出野外、观现象、敲样品、做记录的行为文化,集体行动、分工协作的制度文化,融入日常教育管理全过程,潜移默化、浸润人心。要将地质精神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力推动“三全育人”,邀请“最美地质队员”“大国工匠”等走进校园开展学术讲座、事迹报告,讲好地质精神的思政大课,埋下地质精神的种子。

  构建课程育人体系。地矿高校要深入研究和挖掘地质精神的丰富内涵,将其融入课程体系之中。积极推广定向越野、户外运动、攀岩等特色体育课,探索开设地质文化、地质发展史等通识教育课,开展地质公园、地质文化村、地质博物馆参观实践,让学生增强野外体能、接受文化熏陶、感悟自然魅力。要大力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将地质精神融合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在重要地质理论、概念、技术等教学部分,融入地质学家科技报国等思政元素。

  大力开展野外实践。地质人的课堂在高山大海、荒漠戈壁,高校要科学制定地质类专业实践教学计划,按年级分梯度开展野外地质教学实习,让学生在艰苦环境中磨砺成长,在跋山涉水中领悟地质精神真谛,在观察自然中培养对地质工作的热爱。要与地质单位深化产教合作,开展联合培养,推动学生到地质勘探一线与地质队员同生活共劳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扎牢野外地质技能,将地质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打造校园文化精品。艺术源自于劳动实践,地矿高校要积极挖掘地质工作先进典型,打造彰显地质精神的雕塑、模型、岩石样品等地质文化景观带,营造浓厚的地质文化氛围。建设校史馆、地质文化长廊等,宣传地矿行业劳动模范事迹,进行地质知识科普。以李四光等地质学家为原型,创作一批以《大地之光》为代表的优秀地质题材话剧,通过师生亲身演绎,进一步传递地质精神。广泛开展野外地质摄影、创办地质文化刊物、举办地质文化艺术节等文化活动,让学生从优秀地质文化中滋养精神根脉、凝聚奋进力量。

  唱响地质精神主旋律。“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数十年来,《勘探队员之歌》激励一代代地质工作者为国家经济发展奉献青春热血,成为了地质工作者的精神名片。地矿类高校要通过校园广播、MV等多种形式在开学、毕业、表彰等重要仪式上传唱《勘探队员之歌》,组织观看《年青的一代》等优秀影片,让地质经典音符永远流传,使地质精神融入学生文化血脉,不断增强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

  (本文系中国地质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工程学院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及示范课程、示范团队建设》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