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引擎
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引擎
——华刚矿业科技创新工作纪略
◎ 本报记者 刘艾瑛 通讯员 赵久春 王国安
近年来,中刚合资企业华刚矿业深入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将科技创新确立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紧密围绕公司“稳产、扩能、提质、创效”的工作主线,探索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路径,取得了良好成效。
突破技术瓶颈
华刚矿业联合中南大学及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针对赞比亚-刚果(金)铜钴矿带的高泥氧化铜钴资源展开系统攻关。项目团队成功研发出氧化铜钴矿专用“有机胺-羟肟酸/黄原酸装配式捕收剂”,并创新提出“先硫后氧”异步浮选新工艺,有效解决氧化铜矿浮选效率低难题,铜、钴回收率显著提升。相关技术已在SICOMINES铜钴矿一、二期工程应用,选矿铜回收率达86%,较同类资源铜、钴回收率分别提高12%和20%。
由华刚矿业参与完成的“战略金属氧化矿高效浮选分离多维度精准调控创新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24年,公司申报专利26项(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7项,申报软件著作权1部,发表学术论文18篇,科技创新实力持续增强。
加快技术升级
华刚矿业在采矿领域积极推进卡车调度系统智能化升级,融合多技术实现生产可视化,提升效率并降低事故率;选矿环节完善智慧工厂建设,优化管理控制体系;冶炼电积车间加快数字化改造,优化数字孪生模型与检测系统,提升质量与效率。此外,综合调度系统升级将实现生产数据与模型高效协同,为决策提供支撑。
华刚矿业围绕安全生产、技术指标提升等目标,推进多项技改攻关,包括边坡稳定性研究、混合矿选别技术研发、微细粒级高氧化率矿石回收工艺优化、低品位难选矿综合利用等。该公司通过技术升级,资源回收率进一步提高,成本持续下降,产品质量显著优化。
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华刚矿业强化产学研协同,推动创新技术落地增效。针对硫氧混合铜钴矿特性,该公司自主研发“高氧化率难选铜钴矿浮选提铜技术”,应用于选矿Ⅱ系列后,硫化剂单耗降低0.9公斤/吨矿,工艺成本大幅缩减;二期工程中,通过尾矿协同浸出技术创新,铜、钴浸出率分别提高11.2%和40%,氧化剂单耗降低超90%。
该公司还启动Kamirombe尾矿库资源回收项目,采用水力采矿-选矿-冶炼工艺综合回收铜钴资源,既解决了采矿开拓面占用问题,又提升了资源利用率并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国际合作方面,公司联合科卢韦齐大学申报铜钴矿绿色提取技术项目,引入国际先进理念,为低品位资源经济回收提供新思路。
华刚矿业生产总监黄荣伟表示:“公司将持续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力争2025年实现更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华刚矿业总经理李圣强调,未来将加大对科研的投入,培育创新人才,以技术驱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化矿业企业。
评论
已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