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厅局长话找矿 | 打好战略性矿产找矿攻坚战

中国矿业报 评论 1天前

       ◎  刘兴旺

  近年来,磷、钾盐、萤石、硼等被列为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建材、农业等领域,在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更是不可或缺,为保障我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是全国唯一的化工矿产资源勘查、研究与开发利用专业局,从新中国成立之初躬耕化学矿山建设,到共建“一带一路”扬帆海外,73年来始终秉持“化工地质找矿排头兵”的使命任务。“十四五”以来,实施地质勘查项目2000余项,提交100余份地质勘查报告,共提交资源量磷矿23.3亿吨、钾盐2.7亿吨、萤石1900万吨、重晶石矿2200万吨、煤矿14亿吨、方解石矿6100万吨、石灰岩3.13亿吨、铁矿2100万吨等。其中,湖北省保康县磷矿找矿取得重大突破,提交一处资源量5.4亿吨的超大型磷矿;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勘查提交大型萤石矿床两处,其中阿德格哈善图矿区勘查找矿成果获2021年度“十大地质找矿成果”;服务矿山增储上产,在福建省清流县黄东坑矿区深部找矿取得重要成果,探获大型萤石矿1处,为目前福建省最大规模单体萤石矿山;在湖南省新宁县提交1处资源前景达大型的锑矿。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切实坚持科技创新支撑找矿突破,牢固树立“地质立本,科技赋能”发展理念,依托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自然资源部战略化工成矿理论和找矿技术研究科技创新团队等研发平台,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申报省部级和国家科研项目,承担实施了国家级科研项目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6项。2人获评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地质找矿方向)领军科技人才、2人获评青年科技人才,10人获评自然资源部地质找矿后备青年科技人才,12人入选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专家库。深入研究了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富钾规律,建立了库车坳陷3000米以浅钾盐找矿预测模型,提出了“油钾兼探”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法,为油气区深层固体钾盐勘查工作提供了规范性的指导意见。攻关盐湖卤水钾盐资源开发,形成了“水平定向+非开挖技术浅层卤水开采工艺”,解决了传统水平对接井由于埋深浅、造斜曲率半径不够的“卡脖子”问题,应用于实践大大提高了盐湖钾盐开采效率。

  下一步,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关于自然资源工作的重要论述,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深度融入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为筑牢我国化工矿产资源安全屏障、服务高质量发展再立新功。

  一是抢抓时代机遇,加大战略性化工矿产地质找矿力度。紧紧围绕国家中西部发展、共建“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战略布局,有序与国家和省级重点勘查区衔接,以矿产勘查项目为抓手,以矿业权为纽带,以找矿突破为目标,统筹部署钾盐、硼矿、磷矿、萤石等战略性重要化工矿产以及其他大宗紧缺和战略新兴矿产地质找矿工作。

  二是优化找矿机制,助力保障战略性化工矿产增储上产。牢牢抓住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战略机遇,把握矿产资源市场投资全面复苏契机,充分研究矿业政策,按照“政府主导、公益先行、商业跟进、科技引领、快速突破”地质找矿协调联动新机制,构建适应地质工作规律和市场规律、多元渠道资金有序投入的地质找矿和矿业开发平台,助推战略性化工矿产增储上产。

  三是积极“走出去”,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深化国际合作,以东南亚、中亚、非洲、南美等区域为重点,持续服务矿业企业境外资源勘查开发工作,积极推动矿产勘查开发领域转型升级,树立国际化地质找矿技术服务品牌,助力提升我国在全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的地位,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四是强化科技支撑,推动地质找矿工作取得新突破。围绕国家化工矿产资源重大需求,以在全国各区域形成的化工矿产勘查技术优势为基础,开展制约钾盐、萤石、磷矿等战略性化工矿产勘查开发的关键技术难题攻关,全面推动地质勘查和资源开发能力建设,开展重要化工矿产安全保障战略研究,进一步完善钾盐、硼、磷、萤石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核心技术体系,全力推动地质找矿取得新突破。

  (作者系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党委书记、董事长)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评论

已有条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