锰园到“萌”园的华丽转变
——广西雷公岭国家矿山公园建设纪实
◎ 本报记者 张继勇 通讯员 麦启帆 范雁阳
蔚蓝的天空与满山的苍翠融为一体,各色花朵点缀其间,公园的石径上不时有三三两两的行人,甚至还有一些身着礼服、婚纱的情侣在这里留下最美好的瞬间……这是记者近日在广西全州县雷公岭国家矿山公园看见的场景。
修复后的入江口
粗放式开采破坏环境
说起雷公岭锰矿,全州人并不陌生。这个距县城中心约3.5公里,位于县城东南郊湘江河边的矿区,曾是20世纪全州县境内最大的锰矿区。经过几十年的开采,这里的植被地表遭到不同程度破坏。
据广西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处处长黄飞波介绍,雷公岭锰矿最早开采于1958年,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规模化开采,开采高峰期是1985年至1998年,2002年由于环境污染等原因被当地政府关闭。
在40多年的开采历史中,雷公岭锰矿作为当地矿业和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企业,为国家经济建设,特别是对全州县域经济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与此同时,雷公岭锰矿受限于当时的开采技术,矿区环境遭到严重破坏。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力度的不断增强,虽然曾经粗放式的开采被叫停,但是矿区却变得满目疮痍。
据了解,矿区由4个地面采矿场和6个地下巷采(地下采空区300平方公里)组成,矿区面积1.1平方公里,同时还有原矿区尾矿流失淤积荒芜的土地1平方公里,采矿和受采矿影响总面积2.1平方公里。
关闭后的废弃矿山内尾矿废渣堆积,每逢汛期便会伴随泥石流一起排入河中。而这里又正处于湘江、灌江和万乡河三水汇合处,附近的湿地生态遭到破坏,也成为全州县城及沿岸居民的一块心病。同时,长期的爆破工程还使矿区危石林立,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突出,给矿区周边的村民带来严重困扰。
废弃矿山迎来转机
2010年5月17日,为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矿业遗迹资源,原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批准黑龙江大庆等33处国家矿山公园资格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0﹞38号)。在全国第二批国家矿山公园资格名单中,全州县雷公岭锰矿位列其中,由财政部、原国土资源部下达矿山恢复治理资金4500万元,雷公山从此重获新生。
雷公岭国家矿山公园的建设,对于矿区生态环境改善、历史遗迹保护以及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该矿山公园的建设主要以消除安全隐患点、修复破损山体、恢复生态环境为目标,旨在建设成为全州县,乃至桂北地区独特的、拥有地质环境科学景观和科普教育性的民俗风情矿山地质公园。项目总体规划面积4.26平方公里,第一期投资1.2亿元,占地面积1200多亩,加上原雷公塔景区,整个矿山公园土地面积近1400亩。
经过1年多的紧张施工,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裸露的黄土被葱葱郁郁的树木覆盖,废弃矿山变身成一座“生态绿色之地”。
在曾经的几处重要采矿区,技术人员将其建设成了观赏区,作为主要的遗迹景观。在已经恢复的平硐和竖井处,依然可以看到当年采矿的场景,大面积开挖后的断坡、裸露的黄土、堆砌的废渣等被“有意”保留下来。除了矿山遗迹外,整个园区按照桂北植物园的标准进行建设,一年四季均有植物景观区,共有植物树种近90种,分布在10个区域,基本形成了公园景观带,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曾经的“伤疤”成景观
全州县雷公岭锰矿开采场治理工程的实施,在恢复矿区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对宣传广西、提高广西的经济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据黄飞波介绍,雷公岭国家矿山公园既是广西第一个国家矿山公园,也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锰矿矿山公园,它填补了全国矿山公园在这一类别上的空白。“公园以展示矿业遗迹景观为主体,体现了矿业发展历史内涵,具备研究价值和教育功能,可供人们游览观赏、科学考察等。将雷公岭锰矿建设成为国家矿山公园,无论是对矿区生态环境治理,还是展示广西的面貌都有重要的意义。”
不仅如此,雷公岭地处广西北大门,即桂黄公路旁及湘江岸边,桂黄路是湖南及以北各省进入广西的旅游大通道,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相关要求,要将桂黄公路至北海建设成广西一条旅游产业带,而全州县雷公岭锰矿曾是这条旅游通道上的一道伤疤。通过整治沿途的雷公岭锰矿,可以更好地塑造桂林市大旅游区的新形象。
此外,雷公岭矿山公园的建成,最大的获益者是当地的居民。通过建设这样一个高品质的公园,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还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广阔的休闲旅游空间,也为该县资源、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评论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