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喜迎党的二十大 | 运筹大格局 发展更强劲

中国矿业报 0评论 2022-02-23

  ——看晋能控股集团如何提升产业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

  ◎  本报记者 洪浪 通讯员 田晓敏

  沿着“传统产业加快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的高质量发展航线,晋能控股集团以智能化突破创新链,以集群化延伸产业链,布阵三主、一辅、两支撑、六新产业大格局,提升产业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

  三大主业“凤凰涅槃”

  过去的一年,晋能控股集团为山西省1/3的老百姓供电、供热,为全国保供稳价做出了巨大贡献。“压舱石”的力量由此彰显,“稳定器”的动能更加强劲。煤炭、电力、装备制造作为晋能控股集团的三大主业,各项指标创历史新高,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起点更高,乌金装上“智能芯片”。

  过去一年,煤炭产业站在更高起点,培育先进产能,优化智能开采,加快5G布局,推动绿色发展,煤炭产量、煤炭销售量、抽掘采进尺等主要指标实现“全年红”。

  煤炭产业按照“一矿一策”原则,淘汰出清资源枯竭、扭亏无望的落后矿井,积极布局先进接续产能,推动煤矿产能核增、矿井接续资源获取,提高能源安全、经济稳定的保障能力。

  5G+智能采煤、5G+智能辅助运输、5G+无人机巡检……煤炭产业的5G工业应用场景让人目不暇接。目前,11座智能化矿山建设全面铺开,65个智能化综掘工作面全面建成,先进产能占比达到83%。小(无)煤柱回采、充填开采、以孔代巷等技术多点开花,持续提高矿井单产水平。

  ——跨度更大,电力插上“绿色翅膀”。

  过去的一年,电力产业坚持走“大容量、高参数、成本优、新能源占比高、效益好”的发展路子,壮大集风、光、水、燃气、瓦斯发电+光伏制造厂站于一体的清洁能源产业体系。

  电力产业持续优化火电项目,开展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推进智慧电厂建设,确保百万机组占煤电总装机的50%以上,为新能源腾出80万千瓦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去年6月21日,山西省首座百万千瓦机组电厂——长治发电公司2×100万千瓦项目双机正式投产。伴随着机组的轰鸣声,电力产业进入“电力百万时代”。

  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电力产业集聚资源优势,开启“绿电”模式,将“十四五”清洁能源装机容量目标提升至3000万千瓦。目前,拥有风电项目21个、光伏发电项目25个,横跨晋陕峡谷的水电站保护着 “母亲河”,瓦斯发电项目正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力。

  ——动作更精,装备制造设上“科技密码”。

  过去的一年,装备制造产值75亿元,产业立足基础制造,深耕高端“智造”,坚持“上高端、拓市场、强服务”发展,688项自主知识产权、17项国际专利、一批批高端产品,一举打响“晋控智造”品牌。

  装备制造产业启动24个项目,打造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试点,年产100套液压支架电液控系统和200套集中供液系统生产线项目建设正酣,山西首个煤层气高端钻机制造等项目紧锣密鼓推进,成为企业提质增效的“孵化器”。

  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装备制造产业打造“订单式、快递式、网络化”服务模式,逐步在大同、晋城等地区布局区域性综合服务中心,为用户提供设计、安装、维护等全方位服务,由生产制造向“制造+服务”转型。

  一辅两支撑“提档升级”

  在晋能控股集团这艘能源航母远航的征程中,潜艇和补给装备无疑发挥着保驾护航的作用。销售系统作为主要辅助产业,正如潜艇般为舰队前行开辟安全航道。科技、金融作为两大支撑产业,正如补给装备为舰队持续作战助力蓄能。

  ——销售系统“并驾齐驱”,拓展服务提质增效。

  过去的一年,销售系统充分发挥四大平台的“风向标”作用,升级“互联网+煤炭”销售模式,走活“一盘棋”格局,打通企业提质增效的“最后一公里”。

  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围绕“服务煤炭、做强会展、拓展服务、实现盈利”的发展定位,做强“中”字品牌,汇聚八方宾朋,推进上线交易,舞活销售龙头。

  煤炭经营公司以“稳外运、增销量、降库存、保增收”为目标,加大外购煤力度,推进二港前移、汽运煤销售,调整用户结构,确保煤炭销售增量增收增效。

  煤炭运销总公司不讲条件、全力以赴开展电煤保供工作,煤炭销量5.5亿吨。

  物流公司坚持走“集成化发展、现代物流发展、枢纽物流发展”的路子,构建“矿站一体化”“煤电一体化”“装备制造购销一体化”项目,煤炭贸易稳中有进,非煤贸易亮点频现。 

  ——科技金融“奋楫者先”“多元补给”兴业强企。

  科技和金融既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变量”,又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过去一年,科技产业沿着“打造一流平台、承担一流课题、吸引一流团队、培养一流人才、创造一流成果”的发展路径,探索全新体制机制,加强核心技术攻关,不断提高企业的科技含量。申建国家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启动能源互联网等重点项目攻关、获得省部级科技奖72项……科技创新硕果累累。

  过去一年,金融产业按照“市场不丢、业务不断、授信延续、效益最大化”的原则,进一步拓展业务、扩大授信、优化债务结构,持续降低债券等刚性兑付债务和融资成本,保障资金充足,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资产配置,加强综合服务,有效发挥“强运营、配资源、抓队伍、控风险”的核心职能。

  新兴产业集群“破茧成蝶”

  超前规划布局“新基建”、瞄准前沿突破“新技术”、抢占先机发展“新材料”、聚焦高端打造“新装备”、发挥优势做强“新产品”、跨界融通培育“新业态”……过去一年,晋能控股集团“六新”产业热潮涌动。

  乘着135亿元“投资风”,包括煤矿智能化建设、智慧电厂、国家及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循环耦合煤制氢中试与产业化、清洁能源技术研发等24个“六新”项目陆续兴工、佳绩频传。

  ——强强联合,打造矿山“超级大脑”。

  在向数字化、智能化进阶的过程中,晋能控股集团与华为共建智能矿山创新实验室。这座全国首个煤矿行业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华北首个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正围绕“煤矿信息网络”“智能感知技术”等课题进行科研攻关,将形成涵盖基础软件、机器视觉、算法、数据处理及行业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高端制造,以智赋能“拳头产品”。

  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晋能控股电力集团清洁能源公司的光伏组件产品吸引不少客户驻足观摩,亮点在于其中汇集的多主栅、双面、SE等先进技术可以使组件的功率和效率更胜一筹。目前,公司所属潞安太阳能公司光伏电池出货量排名高居全球第4位,平均日产高效电池片220万片,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达22.8%。

  国内首台套直角转弯刮板输送机填补行业空白、全国首个新型煤矿用无卤低烟电力电缆正式投放市场……一众“首创”在生产现场发光发热。自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牵头成立山西省智能煤机装备产业技术联盟以来,技术创新成果开启“快进”模式,一条集企业、科研机构、高校院所等单位为一体的“产-学-研”创新链条优势凸显。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