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 | 全国政协委员宋鑫:做好做活资源循环利用“绿色文章”
◎ 本报记者 李平
绿色是当今中国发展最鲜明的底色,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应对危机和挑战的最大底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也成为今年全国两会关注的热点。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节能环保领域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鑫理所当然地把目标首先锁定在节能领域,此外,作为曾经在矿业领域打拼几十年的专家型管理者,资源循环利用、促进矿业发展当然也是他难以割舍的话题。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鑫
节约能源资源应放在优先位置
“我国作为能源消耗大国,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优先位置,着力提高能源效率,是当务之急,更是重中之重。”宋鑫首先把目光聚焦在节能领域,坚持结合工作实际,不遗余力地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提出有益建议。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节约优先,实施全面节约战略。”这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做出的战略考量,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
据机构研究数据显示,节能对我国2030年前碳达峰的贡献约为70%左右。“但目前,在全面推进节能工作过程中,还存在单点节能挖潜难度大、节能技术创新驱动不足、节能优先氛围尚未普遍形成等问题。”宋鑫表示。
对此,宋鑫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聚焦全流程、全产业链、全行业,鼓励能效系统提升。加大财税激励,鼓励龙头企业构建大企业引领全流程、全产业链能效提升格局;支持龙头企业开展进一步提升自身全流程能效水平,树立中国能效标杆;加强供应链能效管理,利用集中采购、绿色采购等方式,强化能效约束,带动全产业链、全行业和生态圈的能效提升。
二是锚定系统化、低碳化和数智化,加大创新力度。鼓励创新资源向优势企业聚集,构建融通创新生态,创新应用节能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模式、新业态。把区域能效综合提升方案纳入国家重点支持范围,为深挖行业、跨行业、跨领域节能潜力提供更多的综合解决方案。
三是建立节能国家奖励制度,营造节能优先全社会氛围。国家或者主管部门定期表彰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个人,营造全社会广泛参与、崇尚节约、学习先进的良好氛围。引导政府机构、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牢固树立节能优先意识,扎实推进节能工作,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
构建资源循环利用健康发展生态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宋鑫还提交了关于加强对资源循环利用行业政策支持的提案,建议加快构建资源循环利用全产业链的管理体系,加大资源循环利用行业财税政策支持力度等。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对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国家发改委在《“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25年,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各项指标将有所提升,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到5万亿元。
随着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快速发展,一些深层次问题也日益凸显。宋鑫分析说,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管理体系仍不完善,尚未形成贯穿全产业链的行业管理规范;财税政策支持力度还不够,资源回收及利用企业合规经营意愿较低;缺乏面向新兴废弃物回收利用的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创新能力不足等。
如何做好做活资源循环利用“绿色文章”,宋鑫认为,应进一步出台产业配套政策和机制,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规范化,为企业规模化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构建健康的行业发展生态。
对此,宋鑫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加快构建资源循环利用全产业链管理体系。充分利用大数据、5G等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政府监管能力。对于可资源化的危险废弃物,参照《铅蓄电池生产企业集中收集和跨区域转运制度试点工作方案》的制度模式,扩大危险废弃物集中收集和跨区域转运制度试点范围。
二是加大资源循环利用行业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出台财政补贴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参与新兴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提高废矿物油、废旧电池、退役光伏组件、风电机组叶片等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行业纳税人可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的比例,并积极筹划资源回收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方案,提高各经营主体依法纳税,合规运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是加强资源循环利用科技布局。持续将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布局国家重点实验室,设立相关科研专项,推动废矿物油加氢工艺及催化剂、废旧锂离子动力电池拆解及梯度利用、规模化退役光伏组件回收与资源化等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鼓励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建设绿色低碳循环技术创新项目孵化器和协同创新创业平台,推动技术转移和创新成果转化。
评论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