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 | 全国人大代表刘飞香:开展二手装备出口改革势在必行
◎ 首席记者 王琼杰 通 讯 员 胡 清
矿业发展看装备。2020年以来,随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加快构建,已进入高速发展期的中国装备制造产业保有量急速增长。但是,由于包括矿业装备在内的二手装备流通出口不畅,导致国内市场的“堰塞湖”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中国装备制造行业转型升级的痛点。
装备制造业是未来经济繁荣发展的关键,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董事长刘飞香建议,要以自贸试验区作为试点,探索二手装备出口新路径,帮助和推动二手装备出口相关企业大胆闯荡海外市场,不仅可以加快产能输出,促进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而且有利于推动增量提速和绿色发展,打造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实现“双碳”重要目标。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董事长 刘飞香
开展二手装备出口改革迫在眉睫
“从国际层面看,2000年开始,国际二手装备行业交易机制不断完善,全球二手装备交易量迅速扩大,市场愈发成熟,高端装备制造业市场逐渐进入迭代升级阶段。”刘飞香分析说,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二手装备交易规模已经达到2953.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0201.8亿元),同比增长7.6%。预计到2025年,全球二手装备的年度交易规模将超过100万台,新机和二手装备交易占比达到1∶1,交易规模将突破4000亿美元。
而在国内层面上,开展二手装备出口改革,已具备了成熟条件。
谈到二手装备出口改革的必要性时,刘飞香认为,一是可以加快产能输出,促进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从产业的角度看,二手装备的流通,能加速新机的销售,形成产业内外双循环,在最大程度上推动国内装备制造业产能输出,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行业进入下行周期出现的产能过剩、销售迟滞及市场风险。
二是推动增量提速,打造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推动二手装备出口,将极大地拓展装备制造业后市场发展新路,扩大中国在国际市场优势,推动装备制造业全价值链高质量发展。
三是推动绿色发展,实现“双碳”重要目标。国家一直积极推动绿色制造,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着力降低能源、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废水、废气以及固体废弃物的排放水平。二手装备产品的旧件利用率可达80%以上,装备再制造可实现节能60%、节材70%,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显著降低,可有力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四是推动产品走出去,提升中国品牌国际影响力。我国二手装备出口水平与装备制造业整体国际影响力不成正比,与整机通过海外建基地“走出去”的模式不同,二手装备“走出去”更加依赖统一出口销售渠道,建设二手装备出口业务示范区,能显著提升我国二手装备“走出去”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我国高端装备产业的国际影响力。
国内二手装备出口交易有待完善
然而,当前我国的二手装备市场由于多种原因的制约,还未真正融入高质量发展的格局之中。
刘飞香说,一是二手装备交易税费规则缺失。当前国内二手装备出口交易主要以贸易商为主,由于二手装备回收模式大多为个人交易,回收二手装备普遍存在没有进项税票的现象,且没有工程机械二手装备税费缴纳具体规则。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多数贸易商采取折中方式由第三方合作伙伴象征性缴纳1~2点的税费,造成二手装备交易税费“依据什么开票”“谁来开票”“开票后合不合规”“无出口退税”等痛点难点。
二是二手装备标准体系不规范。当前国内的二手装备出口尚处于自发、随机、零散交易阶段,市场主体纷纷散落在城市的各个地方。由于缺少专业的行业市场指导,导致普遍存在价格不透明、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以次充好产品层出不穷,既冲击了优质再制造产品的价格,又大大降低了国外客户对“中国制造”品牌的信任度,造成中国制造的二手装备在国外残值偏低。目前,针对二手装备出口国内尚无相应的价值评估标准、再制造标准等标准体系,极大地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三是二手装备交易展示平台不健全。当前二手装备交易多以贸易商个人零散的客户资源维系,集聚性与延续性相对较差。通过平台的搭建,不仅为海外客户提供了一定的资源,也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国内装备制造发展水平,为二手装备规模化、规范化出口奠定基础。
四是二手装备售后服务不完善。二手装备的主要部件均为国产,国产配件在国外渠道少,维修不方便。由于二手装备在实际交易过程中,没有专业的售后质保,导致国外客户对中国品牌依赖度不高。
“这些因素制约了我国二手装备的出口交易。以装备制造业大省湖南为例,虽然拥有三一重工、中联重科、铁建重工、山河智能等4家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企业,新机外贸出口量占全国出口量的25%左右,但二手装备出口贸易占比不到该省新机外贸出口量的1%,每年出口不足500台。”刘飞香说。
支持湖南率先进行改革优势突出
刘飞香认为,以湖南自贸试验区作为试点,率先探索二手装备出口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是湖南产业基础雄厚。湖南工程机械产业有着近70年发展历史,被誉为制造业“国家名片”,特别是21世纪以来步入发展快车道,实现了既有速度又有质量的发展。2021年,湖南工程机械产业入驻主机及配套企业900多家,产业综合实力全国领先;四大主机企业三一重工、中联重科、铁建重工和山河智能均进入2021“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湖南工程机械产品涵盖12大类、100多个小类、近500个型号规格,占全国工程机械品种的75%;矿山运输装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并列入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
二是湖南科研实力强劲。目前,长沙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5所大学、11所一流科研院所,有三一集团、中联重科、铁建重工等6家大型工程机械企业,41家核心配套企业,7个产业技术战略创新联盟,11个企业院士工作站,还有国家混凝土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拥有包括大量外国专家在内的机、电、液等专家研发队伍,主持或参与起草国家标准500多项。
三是湖南智能制造前瞻布局。三一、中联、铁建、山河等企业在行业下行周期加强科创研发,在设计、生产、管理、运维、产品数字化、智能化、电动化、低碳化上深耕发力,提前形成了产业前瞻布局。
四是湖南重大功能性平台蓄势赋能。2020年9月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后,在高端装备制造业集聚的国家级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了自贸区、经开区“两区”叠加的新局面。随着国际金融港、国家人才港、国际先进制造业总部经济中心等重大功能性平台的建设,吸引了金融、科技、人才等大批高端资源要素在湖南集聚,为开展二手装备出口业务路径提供了多种可能。
刘飞香建议,一是以湖南自贸试验区作为试点,率先探索二手装备出口交易税费新规则。要在税费标准、开票主体等方面提供支持保障。二是支持湖南率先开展二手装备出口相关团体标准体系建设,构建二手装备价值评估和再制造标准,同时建立具有独立资质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增强二手装备出口市场交易信心。三是支持湖南成立二手装备出口行业联盟,通过行业联盟建立行业自律公约,规范行业秩序,促进二手装备出口行业有序发展。
评论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