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世界地球日 | 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中国矿业报 0评论 2022-04-22

  ◎  张丽军

  一、什么是双碳目标

  双碳目标,即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简称。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达到峰值之后,不再增长,并逐渐下降;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简而言之,即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与产生的二氧化碳吸收量在一定时期内达到平衡,也就是二氧化碳净零排放。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届时全社会碳排放量控制在109亿吨以下,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这就是我国当前国情下的“双碳目标”。目前世界上已有部分国家分别实现了碳达峰和碳中和,英国和美国分别于1991年和2007年实现了碳达峰,进入了达峰之后的下降阶段。

  二、为什么要实现双碳目标?

  自从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迅速增加,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强化了大气层阻挡热量逃逸的能力,形成更强的温室效应,从而产生了温室气体排放与气候变化之间的紧密联系。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第5次评估报告中指出前工业时代以来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浓度不断上升,这一现象极有可能是目前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包括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海平面上升、农作物生长受影响等。减少碳排放以应对气候变化逐步成为全球共识,因此控制碳排放以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健康发展成为了重要的全球议题。

  2019年,中国碳排放达到101.8亿吨,占全球碳排放的27.92%,是世界上年度碳排放最多的国家。面对全球范围内开展气候行动的趋势,中国需要在应对气候行动中展现大国担当,因此我国推行“双碳”目标,不仅在于当下,更在于造福子孙后代,乃至为全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做贡献。

  三、矿产节约集约利用对实现双碳目标的意义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期,碳排放总量刚性需求仍很难减弱,矿产开发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碳减排面临的压力很大,任务很重。矿产开发领域属于矿冶工业的上游产业,相对于产业链下游的冶炼、加工和消费,碳的直接排放并不是很明显,但是作为碳排放的源头产业,资源不恰当开发依然会对碳减排增加沉重的负担。

  矿产节约集约利用倡导“低碳技术”和“绿色开发”,而高耗能、高碳排放的产业唯有进行技术创新,实现技术升级,方能实现“双碳”目标,未来才会有发展潜力和竞争力。

  “低碳技术”包括清洁能源技术及节能减排技术,以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生物质能碳捕集与封存、植树造林等碳捕集和吸收技术,以减少生产、生活中碳排放和增加已排放碳的吸收。“绿色开发”主要指自然资源部等几部委在全国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和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一方面,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直接降低矿业的CO2排放;另一方面,绿色矿山建设和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可有效实现有机碳向无机碳的转变,达到固化已排放碳的目的。

  因此,我们应当进一步推进矿产节约集约利用,加大绿色矿山建设和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的力度;因地制宜推广充填开采、保水开采、煤与瓦斯共采等绿色开采技术;加强矿业生产的智能化改造,建设智能矿山体系;优化和调整自身的产业结构,打造新型矿业全产业绿色发展链条,构建新的核心竞争力;将矿业开发与山水林田湖草结合,通过植树造林(草)、生态修复等形式,形成“开发、保护、绿化(复垦)”的良性循环。通过理念创新和技术创新,达到控制和减少碳排放的目的,为国家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作出贡献,最终形成新的绿色可持续的矿业开发新格局,造福子孙后代、造福全人类。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