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 本报记者 李晓娜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近日发布的通报显示,2021年全国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及地质资料馆藏机构不断提升地质资料管理能力,持续丰富地质资料积累,创新推进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地质资料数字化转型不断加快。
通报称,油气地质资料补交工作全面完成,历时三年全面完成8921个油气矿业权涉及的358.35万件油气地质资料补交工作,包括成果资料35.52万件和原始资料322.83万件,实物岩心116.09万米,为提升油气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和服务利用水平,支撑油气体制机制改革打下了坚实基础。地质资料管理制度和机制不断创新,2021年印发《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地质资料汇交管理的通知》,规范地质资料汇交要件,切实减轻汇交人负担。同时,江苏、浙江、四川、山东等省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推进地质资料管理向市县延伸,加强工程建设项目地质资料管理,初步构建了省、市(县)一体化管理体系,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高质量发展。地质资料汇交监管持续增强,2021年共发放地质资料汇交凭证9587个,发放限期汇交地质资料通知书1370份,全国地质资料汇交率达到92.7%。
通报显示,成果地质资料、原始地质资料、实物地质资料资源持续丰富。全国各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共接收汇交成果地质资料4.12万档。其中,接收量超过300档的为全国馆和河北、内蒙古、上海、江苏、湖南、贵州、云南、新疆等省(区、市)。截至2021年底,部省两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成果地质资料馆藏总量共69.48万档。全国部省两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共接收原始地质资料0.61万档、48.31万件。受托单位共接收原始地质资料223.80万档、735.53万件,累计保管原始地质资料达332.33万档、1012.54万件。
在创新推进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方面,通报显示,地质资料基本服务提质增效、专题服务精准有效、在线服务便捷高效,网络服务已成为资料服务的主要方式和主要渠道,网络服务影响力持续提升,在线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全国部省两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共接待到馆用户1.77万人次;提供资料利用服务1322.05万件次,提供数据复制3.71万GB,在线提供地质资料目录1184.54万条。部省两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深入推进社会化服务,积极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保障资源安全、各类规划编制、生态修复、抗震救灾等提供专题服务。2021年,全国各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地质资料网络服务达600.54万人次。各级馆藏机构积极推进资料服务“在线下单、网上申办”,真正做到让用户“少跑路或不跑路”。
同时,地质资料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根据通报,地质资料信息管理服务系统自启用以来运行良好,进一步增强系统“一网通办”功能,推进了地质资料信息公开和汇交信息常态化共享。地质资料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升,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门户网站上线运行,提供超过20万件馆藏地质资料和超过4700件各类国内、国际地质图的网络地图服务,发布22套1∶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数据集。实物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通过推进岩心数字化与信息共享工作,提高了实物地质资料共享服务水平。
通报要求,2022年,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及地质资料馆藏机构要以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深化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和政务服务,加强地质资料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应用,推进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实现地质资料管理向数据为主的业务模式转变,推进地质资料服务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社会需求全方位、多元化拓展,全面提升地质资料管理和服务能力水平。
评论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