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自然资源要素耦合过程与效应重点实验室成立

中国矿业报 0评论 2022-06-29

  打造自然资源产学研合作共建“样板”

  ◎  本报记者 张立 张继勇

  6月28日,自然资源要素耦合过程与效应重点实验室在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以下简称“指挥中心”)揭牌成立。

  该重点实验室由指挥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以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共建,将瞄准国家在资源、生态和环境领域的战略需求,发挥指挥中心全国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观测、全国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研究的职能任务和转改队伍优势,打造成为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平台、国际合作与交流学术中心、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高地,引领国内自然资源学科发展方向。

  相关人士表示,该重点实验室的成立标志着指挥中心科技创新事业迈上一个新台阶,将大大增强指挥中心在自然资源领域学术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实力,有力推动指挥中心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监测-观测-模拟一体化业务向更高层次迈进,将有效促进指挥中心支撑自然资源“两统一”管理、推动自然资源领域理论创新的能力提升。

  “重点实验室将成为指挥中心科技前沿探索与创新的桥头堡、科技成果产出与转化的增长极、科技人才引进与培养的孵化器、科技激励与支持政策的试验场。”指挥中心相关负责同志表示,要将该重点实验室打造成自然资源产学研合作共建的“样板”。下一步,该重点实验室将抢抓机遇为自然资源理论研究、人才团队培养、科技创新、支撑管理奠定坚实基础;将找准定位、做出特色,补齐自然资源业务领域短板,实现跨越式发展;将瞄准地球系统科学、人地耦合、可持续发展研究与物联网、人工智能、天空地网的深度融合。 (详见内容如下)


  掌自然于方寸 握资源之万象

  ——自然资源要素耦合过程与效应重点实验室成立记

  ◎  本报记者 张立 张继勇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六月的北京,骄阳似火,炙烤着大地。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红莲南路的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不时响起隆隆掌声,如夏日惊雷……来自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地理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以下简称“北京地大”)等多家相关单位的领导和与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自然资源要素耦合过程与效应重点实验室”的成立。

  相关人士表示,这是以自然资源要素耦合过程与效应为特色的重点实验室,将成为中国地调局指挥中心科技前沿探索与创新的桥头堡、科技成果产出与转化的增长极、科技人才引进与培养的孵化器、科技激励与支持政策的试验场。

  为现在,更为将来

  近年来,人口急剧增加、经济高速发展,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导致气候变暖、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生物多样性退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降低、人类生存空间被大幅压缩,资源-生态-环境间协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可持续发展。

  “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视野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论断,强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支撑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发展,服务自然资源统一管理重大需求,中国地调局指挥中心、地理所以及北京地大经过充分酝酿与协商,决定共建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要素耦合过程与效应重点实验室。

  记者了解到,重点实验室主要面向自然资源部“两统一”管理的科技需求,充分发挥中国地调局指挥中心在自然资源调查、观测、监测职能和任务方面的优势,地理所在自然资源预测、模拟和专家智库方面的优势,北京地大在人才培养、学科研究方面的优势。重点实验室旨在开展自然资源间耦合机制、资源与生态环境互馈作用、区域自然资源配比等理论研究,天、空、地协同、同步观测和不同观测尺度转换技术研究,以及科技成果向服务支撑自然资源管理决策转化,实现科学数据→机理研究→趋势研判→决策支持全链条的理论研究与技术突破,培养自然资源综合研究人才,产出一批关键技术和核心产品,为实现自然资源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支撑。

  “重点实验室的建立,标志着指挥中心科技创新事业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它的建成将大大增强我们在自然资源领域学术研究与技术开发上的实力,有力推动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监测-观测-模拟一体化业务向更高层次的迈进。”中国地调局指挥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高标准、高水平建设

  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之根基。当前,世界范围内科技竞争日益激烈,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对我国提出了更加紧迫的要求。

  记者了解到,中国地调局指挥中心以承担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观测与研究项目为依托,遵照“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秉承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的观点,紧密围绕国家自然资源领域重大需求和资源、生态和环境发展中的重大科学问题,结合凝练的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着力展开科技攻关与创新研究,尽快在立体化探测与数据融合、自然资源演变与生态-环境响应机制、自然资源统一管理与适应性对策等方面提高综合研究与自主创新能力。

  重点实验室申报以来,中国地调局指挥中心党委高度重视、全力支持,将重点实验室建设纳入中心能力建设任务,坚持高标准、高水平建设该中心首个部级重点实验室。为建好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调局指挥中心成立了重点实验室管理委员会,负责协调工作;并聘请德高望重、学术造诣深厚的傅伯杰、周成虎两位院士,以及13位专家组成学术委员会,指导实验室建设及发展方向;将全国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研究站网、自然资源综合研究期刊等一并纳入到重点实验室建设;中国地调局指挥中心在地理所、北京地大现有重点实验室仪器装备的基础上,将两层楼近1600平方米改造为试验模拟实验室。

  与此同时,中国地调局指挥中心党委主要领导多次亲自带队前往部、局对接重点实验室建设相关事宜,走访国内著名科研机构开展调研;实施了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网络工程,投入8000余万元项目经费建设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站网体系。

  筹建过程中,中国地调局指挥中心多次邀请院士专家围绕重点实验室申报建设进行研讨交流,联合两家共建单位抽调精干力量凝练科学问题、编写申报方案,调配相关资源充实重点实验室建设。最终,在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不断克服困难,自然资源要素耦合过程与效应部重点实验室于2021年7月申报成功。

  据统计,近3年来,中国地调局指挥中心还利用自筹资金每年设立100万元实验室开放基金,依托重点实验室与北京地大培养了2名博士后、2名博士、5名硕士;将综合研究室的编制与重点实验室统筹,构建实体性重点实验室。目前,重点实验室共建有二级主站监测点12个,基本涵盖了农田监测点、草原监测点、森林监测点。

  发挥优势,引领发展方向

  我国自然资源从“九龙治水”分权分部门管理,到遵循自然规律,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整体保护、系统治理和自然资源统一管理,要求资源开发利用既满足现在,又满足未来。而实现自然资源的过去、现在、未来三种状态精确监测,亟待破解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程度科学掌控、调控等重大科技瓶颈问题。

  据介绍,该重点实验室将聚焦国家在资源、生态和环境领域的战略需求,发挥中国地调局指挥中心全国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全国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研究的职能任务和转改队伍优势,力争成为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平台、国际合作与交流学术中心、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高地,形成国家自然资源综合管理的决策咨询智库;创建一批自然资源领域的关键技术和核心产品;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引领国内自然资源学科发展方向。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自然资源要素耦合过程与效应重点实验室的成立是时代的要求,更是人民对于美好自然资源环境的殷切期盼。中国地调局指挥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将重点实验室打造成为自然资源产学研合作共建的“样板”。我们相信,该实验室必将孵化和打造出具有行业标杆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人才,为我国自然资源领域发展和自然资源现代化治理能力提升作出应有的贡献。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