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我的地质情怀 | 三十九载地质情

中国矿业报 0评论 2022-07-20

  ◎  姚超美

  说起来,我与地质工作结缘是一个偶然。1983年7月,在我参加完全国高考填报志愿时,数学老师周老师说中南矿冶学院不错。我在填报志愿时第一专业志愿是粉末冶金,第二专业是化学。等到录取通知书下来,却被该校地质系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录取,原来在重点批次最末一项我填了服从分配。就这样,我来到了中南矿冶学院,并终生与地质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原化工部化学矿产地质研究院(现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研究院)。正值炎炎夏日,我只身从湖南来到了河北省涿州市——化学矿产地质研究院所在地。在人事科办完手续后,工作人员告诉我,我被分配到第三研究室(硫铁矿研究室)。工作人员带我来到四楼办公室,室主任姓赵。后来赵主任跟我说,院里本来计划分配我到第一研究室(钾盐研究室),但室主任看我是个女生,出野外不方便,就不想要。后来人事科与赵主任商量能否分到三室,赵主任查阅我的档案后,看到我大学四年成绩不错,就同意了。就这样,我开始了地质生涯。在35年的职业生涯中,我在研究院从事地质科研工作11年、从事地质调查与勘查工作7年,在局机关从事技术管理工作17年。这期间,我兼职中国地质学会副秘书长11年。

  让我最为满足与骄傲的是,从事地质科研工作的那11年。11年里,我参与了原国家科委科技攻关项目,担任了原化工部科研项目负责人,了解和基本掌握了全国重要化工矿产的分布特征和成矿规律,涉及的矿种有磷矿、硫铁矿、雄黄矿。我入职后参与的第一个项目是原国家科委攻关项目“内蒙古乌拉特后旗东升庙硫铁矿区含矿岩系的划分和对比”。记得当时接到出野外的通知后我很是高兴和期待。那次的目的地是乌拉特后旗东升庙镇,当时没有直达的火车。我们先从涿州坐汽车到北京,从北京坐上火车到呼和浩特,在呼和浩特住一宿,再转火车到临河,再坐汽车到东升庙工作区。当我们从东升庙汽车站下车,已是下午。站在满是沙子的路上放眼望去,与自己憧憬的蒙古包、牛羊、牧人完全不一致。而每天上山来去几小时的跋涉,更是挑战着我的心理和体力极限。幸好项目负责关怀备至,化解了我的不良情绪。同时,同事们陪我苦中作乐,说一些工作中的见闻趣事。我很庆幸在最初的野外地质工作中,有这样可亲可敬的领导与同事,让我这个地质新人以最快的速度适应了艰苦的野外工作与生活。同时,我也很荣幸能够参与这个项目,让我真正理解了何为地质人,何为地质魂,并成为我终身最宝贵的财富。 

  让我难忘的是,承担地质调查与勘查工作的那7年。7年里,我一直在湖南省西部、四川省大凉山、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等条件艰苦的地区进行找矿工作,涉及的矿种有硫铁矿、磷矿、铅锌矿,汗流浃背、蚊虫叮咬、风餐露宿是工作常态。特别是在湘西沅陵县开展硫铁矿普查时,工作区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要租民房住。我住的房间是用来放杂物的,没有窗户。天气炎热时,房间里闷热;天气寒冷时,房内阴冷。当地山民除栽辣椒、土豆外,不种其他蔬菜。当时交通不便,一般是每隔五天赶一次集,买点圆白菜之类的背上山,后勤供应无保障,常年只能以辣椒、粉条、土豆为主要副食,说不准多长时间才能吃上一顿新鲜的蔬菜或者肉类。业余文化生活更是单调,看不到电视、电影。这些经历,深深埋藏在我的心里,它让我深深地理解了“三光荣”精神的内涵,并鼓励我在地勘行业坚持走下去。

  让我自豪的是,从事技术管理工作的那17年。17年里,我致力于化工矿产资源战略和规划部署研究,为国家制定勘查开发和资源利用战略提供基础信息。特别是近10年来,作为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总工程师和首席专家,我立足化工矿产,突出科技创新,先后负责、组织、参加了20余项国家、部级项目,组织了50余项重点科技项目,进一步推动了化工矿产勘查新突破与新发现,新增查明磷矿资源量40多亿吨、萤石800多万吨、叶蜡石4000多万吨。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找矿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4项。有6个项目入选中国地质学会十大地质找矿成果,1个项目入选十大地质科技进展。

  让我欣慰的是,我在地质这个大家庭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一路走来,地质行业有辉煌也有低谷,有奋进也有徘徊。我选择了地质人生,从未后悔。我先后获得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被评为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先进个人、中国地质学会优秀女地质科技工作者等,并于2018年光荣当选中国妇女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我知道,自己只是尽职尽责工作,组织却给了我这么多的荣誉。

  让我幸运的是,曾连续担任两届中国地质学会副秘书长。2011年和2016年,我有幸成为中国地质学会第39届、第40届副秘书长,这是我地质生涯的又一个里程碑。学会聚集了一批专家学者、青年才俊,可谓人才荟萃,不断促进我在专业上的提高。同时,我心里明白,副秘书长不是挂名的,必须真心实意地做事。两年一次的全国地质界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学术年会,年度“双十”成果评选,黄汲清奖、金银锤奖、金罗盘奖和优秀女地质工作者奖遴选,都成为自己参与学会工作的美好记忆。这段人生经历,让我深深感受到,中国地质学会不仅有着强有力的社会号召力,同时也是全国广大地质工作者的心灵家园。

  在迎接中国地质学会“百年会庆”之际,谨以此篇回忆小文,深表我作为副秘书长与一名地质工作者的热烈祝贺。衷心祝愿:在地质事业与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同频共振的过程中,中国地质学会在学术引领、科学普及、会员服务等方面进一步发力,再创辉煌!

  (作者单位:中化地质矿山总局)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000